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
【词句注释】
- 雨霖铃:词牌名,传说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,故此曲名。
- 寒蝉凄切:深秋的蝉鸣,凄凉而急促。
- 长亭:古代送别之地。
- 都门:指北宋首都汴京(今河南开封)。
- 帐饮:在郊外设帐饯行。
- 兰舟:对船的美称。
- 凝噎:哽咽,说不出话。
- 去去:重复“去”字,表示行程遥远。
- 暮霭沉沉楚天阔: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方天空,深远辽阔。
【白话译文】
秋后的蝉鸣凄切,长亭的傍晚,骤雨刚停。在京都郊外,帐外设酒饯别,心情低落。分别时,手拉着手,泪眼相对,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。想到离别后,千里迢迢,一片烟波,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无边。自古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,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。今夜酒醒何处?怕是只有杨柳岸,面对晓风和残月。此去长年相别,良辰好景虚设。即使有满腹的情意,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?
【创作背景】
柳永因作词忤仁宗,遂“失意无俚,流连坊曲”,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。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。
【作品赏析】
《雨霖铃•寒蝉凄切》以秋景写离情,情景交融。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,抒发离情别绪;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。全词语言自然明畅,不尚雕琢,以白描取胜,表现了一种“清和朗畅”的风格特色。
【作者简介】
柳永(约984年—约1053年),宋代词人。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世称柳七或柳屯田。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生于沂州费县(今山东费县),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
【阅读理解及备考试题】
-
柳永的这首词,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伤离别。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/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展现这种情感。
-
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。暮雨黄昏,长亭向晚,秋蝉凄鸣。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。艄公声声催促,分别在即,两人手拉着手,泪眼相对无言。想到前途茫茫,更是悲伤。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。
-
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”三句妙在烘托渲染和意象选择。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、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,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。
-
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、凄凉清丽。
-
《雨霖铃》里描写了饯别时暗淡、低落的心情,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,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、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、无聊。
-
“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”在写法上虚实相生,借景抒情,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。
-
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寓情于景,表现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。
-
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寒蝉、长亭、骤雨、烟波、暮霭、楚天、杨柳岸、晓风、残月等意象,其中寒蝉和长亭分别象征着秋天的凄凉和离别的痛苦。
-
《雨霖铃》通过点染手法,即点明情感的内涵和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,增强了感染力。
-
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”三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,点明了地点和节序,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。
-
柳永的这首词中,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”是词眼,它最能体现词的主旨,高度凝练,极富有概括性。
-
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两种手法,通过描绘秋天的傍晚、烟雾笼罩的南方天空等意象,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孤独。
-
对《雨霖铃》的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C。
-
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,不正确的一项是A。
-
柳永的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以其深刻的离别情感、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艺术技巧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首经典之作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包头市赫兹通信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赏析及备考集锦 》